李松大使在《特定常规武器公约》2022年缔约国大会上的发言
2022-11-16 12:10


20221116日,日内瓦)

主席先生:

中国代表团祝贺阁下当选本次会议主席,愿与你及各国代表团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本次会议取得成功。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坚定支持并积极推进国际常规武器军控进程,主张在平衡处理各国正当安全需要和人道主义关切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完善常规军控领域的国际法律机制。

作为常规军控领域的重要法律文书,《特定常规武器公约》在解决常规武器滥用引发的人道主义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规范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军事应用提供了重要平台。

人工智能,伦理先行。人工智能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潜在巨大发展红利的同时,其不确定性也可能带来诸多全球性挑战。在伦理层面,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如不及时加以规范,人工智能技术恐将产生损害人的尊严和平等、侵犯人权和基本自由、加剧歧视和偏见、冲击现有法律体系等后果,并对各国政府管理、国防建设、社会稳定甚至全球治理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始终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和“智能向善”原则,主张增进各国理解和互信,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安全、可靠、可控,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建设性参与了包括公约框架下“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政府专家组在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进程。去年12月,中国向公约六审会提交了《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就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广泛关注,中国结合自身在科技伦理领域的政策实践,参考国际社会相关有益成果,就人工智能生命周期监管、研发及使用等问题向本届缔约国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中方在文件中提出了以下主张:

一是人工智能治理应坚持伦理先行,通过制度建设、风险管控、协同共治等推进人工智能伦理监管。二是应加强自我约束,提高人工智能研发过程中算法安全与数据质量,减少偏见歧视。三是应提倡负责任使用人工智能,避免误用、滥用及恶用,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四是应鼓励国际合作,在充分尊重各国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和实践的前提下,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中方希望上述文件能对各方提供有益启发,在公约框架内继续深入探讨和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主席先生,

作为公约及其五个附加议定书的“完全成员国”,中方一贯重视并全面参与公约框架下各项议题的工作,按时提交国家履约报告,及时足额缴纳会费,每年向公约“支持机构”捐款,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参加公约相关会议和活动。

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国际人道主义扫雷援助与合作,迄今已向40余国提供了总额超过1亿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扫雷援助,培训1000余名专业扫雷技术人员。今年,中国向东盟区域扫雷行动中心捐赠了20万美元,用于合办相关地区会议。中国还向柬埔寨和老挝提供了一批人道主义物资,帮助其加强扫雷能力建设。

中方支持在公约框架下就非国家行为体滥用“简易爆炸装置(IED)”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2017年,中方与比利时作为联合国IED处置标准工作组共同主席,研究制定了一套IED处置标准,旨在清除维和行动的障碍、减少人道主义伤亡,特别是为深受其害的国家提供借鉴,提高其处置能力。我们希望这一标准能为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技术借鉴,帮助其提高处置能力。

主席先生,

特定常规武器问题涉及面广,各国利益关切不尽一致,地区安全形势千差万别,处理起来并非易事。各国应本着广泛参与、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原则,积极稳妥处理各方面问题,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实际和各国国情,共同推进公约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中方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努力,不断增强公约权威性和生命力,为解决常规武器滥用引发的人道主义问题做出积极贡献,共同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谢谢主席先生。